当前位置:首页 > 文学 > 正文

阿里豪掷3800亿重塑AI版图!股价年内暴涨67%,科技股掀涨停潮,上车机会何在?

  • 文学
  • 2025-02-24 17:41:03
  • 3

 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,权威,专业,及时,全面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

  今日,#阿里股价继续大涨# 话题词冲上热搜。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在2月24日宣布,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,规模超过去十年总和,创下中国民营企业在该领域最大投资纪录。这一战略发布后,阿里港股早盘一度直线拉涨,带动A股科技板块集体爆发,寒武纪等AI芯片股盘中创历史新高,中设股份、棕榈股份(维权)等基建概念股涨停。

阿里豪掷3800亿重塑AI版图!股价年内暴涨67%,科技股掀涨停潮,上车机会何在?

  阿里AI基建计划:豪掷3800亿,剑指全球AI领导者

  吴泳铭在财报会上强调,AI技术是“几十年一遇的变革”,阿里将围绕AI基础设施、基础模型平台及AI原生应用三大方向发力,目标是实现通用人工智能(AGI)的突破。3800亿元投资将主要用于:

  算力设施建设:扩建全球数据中心,包括泰国、墨西哥、韩国等地,并加速云服务商业化;

  模型研发:通义千问大模型家族持续升级,旗舰版Qwen2.5-Max多项测试全球领先;

  生态赋能:通过“百炼”平台向企业开放AI能力,衍生模型数量已超9万。

  摩根士丹利指出,阿里云收入有望三年内翻倍,2028财年或达2400亿元,并将阿里目标价上调至180美元,评级调升至“增持”。

  财报超预期:云业务成增长引擎,净利润激增333%

  阿里巴巴2025财年第三季度(截至2024年12月31日)财报显示:

  营收2801.5亿元,同比增长8%,超市场预期;

  净利润同比激增333%至464.3亿元;

  云业务收入317.4亿元,增速回升至13%,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六季度三位数增长。

  招银国际、招商证券等机构同步上调阿里目标价,认为其核心电商业务韧性与云+AI战略将推动长期增长。

  股价表现:年内累计涨67%,短期波动不改长期信心

  尽管今日午盘阿里港股回落2.45%(报135.10港元),但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达67.23%,2月单月涨幅56.17%,市值一度突破2.6万亿港元。市场分析认为,短期回调或因资金获利了结,但AI基建投资的长期红利尚未完全释放。

  概念股机会:国产算力产业链全面受益

  阿里巨额资本开支带动国产算力需求爆发,以下板块或迎机会:

  硬件端:服务器(寒武纪等)、芯片、光模块;

  基础设施:数据中心(液冷、电源、交换机);

  应用层:AI原生软件及大模型合作企业。

  开源证券建议关注IDC、服务器、液冷等细分领域;光大证券(维权)则看好数据中心高压直流(HVDC)技术突破。

  还有上车机会吗?

  短期看,阿里股价已处高位,需警惕市场情绪波动;但长期而言,AI基建投资将推动技术迭代与商业化落地,回调或为布局时机。投资者可关注:

  阿里产业链:核心供应商及生态合作伙伴;

  政策红利:国资委“AI+专项行动”与地方政务数字化需求。

  风险提示

  尽管阿里巴巴在 AI 领域的布局和财报表现带来了股价与概念股的利好,但投资必然伴随着风险。

  行业竞争加剧:AI 领域正吸引着全球资本与企业的涌入,亚马逊、谷歌、微软等国际科技巨头,以及国内众多科技企业均在 AI 基础设施与大模型领域发力。阿里云虽目前处于亚洲领先,但市场份额争夺激烈,若阿里在技术迭代、成本控制、服务优化等方面落后于竞争对手,可能导致客户流失,影响营收与利润增长。

  巨额投入回报不确定性:未来三年 3800 亿的投入虽彰显决心,但能否转化为实际收益存疑。一方面,AI 技术发展迅速,若投入方向与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相悖,可能造成资源浪费;另一方面,技术研发本身存在失败风险,若通义千问等大模型无法实现技术突破,难以在市场中脱颖而出,将影响阿里在 AI 领域的竞争力和投资回报。

  宏观经济与政策风险: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,贸易摩擦、经济衰退等因素可能影响企业对云计算、AI 服务的采购意愿,进而影响阿里业务。同时,AI 行业监管政策不断完善,数据隐私、算法合规等方面的政策变化可能对阿里的业务运营和成本产生影响。

  概念股波动风险:阿里巴巴概念股虽近期表现亮眼,但股价受多种因素影响。除了阿里自身业务发展外,还受所属行业竞争格局、公司自身业绩、资金炒作等因素影响。部分概念股可能存在估值过高、业绩无法支撑股价的情况,一旦市场情绪转向,股价可能大幅回调 ,投资者可能面临较大损失。

  注: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公开报道及市场数据撰写成文。

有话要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