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汽车 > 正文

财通基金解读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:明确增量资金入市路径 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长期稳定的资金

  • 汽车
  • 2025-01-23 16:12:03
  • 9

专题: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》

财通基金解读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:明确增量资金入市路径 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长期稳定的资金

  1月22日,经中央金融委员会审议同意,中央金融办、中国证监会、财政部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中国人民银行、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《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》。对此,财通基金表示,此次“实施方案”,通过明确增量资金入市路径,直接提升市场预期,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长期稳定的资金。

  财通基金观点解读详情如下:

  总结来看,最新印发的实施方案,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的机制建设引导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、全国社会保障基金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、企(职)业年金基金、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:

  1.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

  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股(含权益类基金)投资规模和实际比例,对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行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,推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。

  2.优化社保基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机制

  稳步提升社保基金股票类资产投资比例,推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扩大委托投资规模,细化长周期业绩考核机制。

  3.提高企(职)业年金基金市场化投资运作水平

  加快出台长周期业绩考核指导意见,逐步扩大企业年金覆盖范围,鼓励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人开展差异化投资。

  4.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

  强化分类监管评价约束,优化产品注册机制,推动公募基金管理人稳步提高权益类基金规模和占比,建立基金管理人、基金经理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机制。其中发布会提到,针对公募基金,未来三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长10%。

  5.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

  引导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力度,落实多次分红政策,推动股份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的运用,允许各类中长期资金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定增,扩大互换便利操作规模。

  财通基金表示,2025年开年发布的《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》(下称“实施方案”)在继承2024年《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》(下称“指导意见”)的基础上,进一步细化和深化了具体措施,强化了长周期考核机制,引入了利益绑定机制,跟踪非银方向的实施细则和KPI考核变化,政策在年前发出,有意提振市场信心。

  与2024年9月26日中央金融办和证监会联合印发的《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》相比,此次政策的作用点有以下几方面的进阶与深化:

  1.具体措施的细化与升级

  2024年9月“指导意见”:强调建设鼓励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生态,完善基础制度,推动权益类公募基金发展,支持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稳健发展。

  2025年1月“实施方案”:进一步细化具体措施,明确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,推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;优化社保基金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机制。

  2. 长周期考核机制的强化

  2024年9月“指导意见”:提出建立健全中长期资金的长周期考核机制,但未明确具体考核周期。

  2025年1月“实施方案”:明确对国有保险公司实行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,细化社保基金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长周期考核机制。

  3.资本市场生态优化的深化

  2024年9月“指导意见”:强调完善基础制度,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稳定性。

  2025年1月“实施方案”:新增引导上市公司落实一年多次分红政策,推动股份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的运用,允许各类中长期资金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定增。

  4.利益绑定机制的引入

  2024年9月“指导意见”:未明确提及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。

  2025年1月”实施方案“:强调建立基金管理人、基金经理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机制,提升投资者获得感。

  5.政策协同与落地性

  2024年9月“指导意见”:更多从顶层设计和制度框架层面提出方向。

  2025年1月“实施方案”:强调多部门协同,明确具体操作路径,如推动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规则落地,扩大互换便利操作规模。

  6)对市场预期的影响

  2024年9月“指导意见”:更多从制度完善角度增强市场信心。

  2025年1月“实施方案”:通过明确增量资金入市路径,直接提升市场预期,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长期稳定的资金。

  数据来源:Wind,中央金融办、中国证监会、财政部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中国人民银行、金融监管总局,国务院新闻办,截至2025.01.23。

  风险提示: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;市场观点将随各因素变化而动态调整,不构成投资者改变投资决策或选择具体产品的法律依据。文中提及行业、板块不构成任何投资推介。文中市场判断不对未来市场表现构成任何保证,历史情况仅供参考;文中的信息均来自公开可获得资料,基金管理人力求可靠,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,获得报告的人士据此做出投资决策,应自行承担投资风险。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,不能反映股市、债市发展所有阶段。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,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。投资有风险,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前,应仔细阅读基金的《招募说明书》和《基金合同》,充分考虑投资者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。

有话要说...